见伤山条。
简称通泄。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。寒下、增液泻下等法皆是。
出李肇《国史补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天宝本草》。为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木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其浚条。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方。川芎、当归、陈皮、独活各一钱,赤芍药、白芷、乌药、大茴香、黄芪各八分,炙甘草、红花各五分。水煎后,入酒一杯服。治流注初起,气血凝聚,结肿不散者。
十二剂之一。用寒凉药物组成,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。参见寒能制热条。
治疗气滞血瘀证候的治法。临床常用于心腹胁肋诸痛,时发时止,月经不调、跌扑劳损、冠心病心绞痛、产后恶露不行等一切属于气血涩滞之证。常用药如香附子、金铃子、郁金、当归、丹参、赤芍、延胡、桃仁、红花等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幼时所患目珠偏斜,视亦不正,至长不能愈者。患非一端,有因脆嫩之时,目病风热,攻损脑筋急缩者;有因惊风天吊带转筋络,失于散治风热,遂致凝滞经络而定者;有因小儿眠之牖下亮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