契,相合;绍,继承。相合相继之意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知六腑之气街者,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。”
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又名寝汗。指睡中出汗,醒后即止。多见于虚劳,以阴虚者为多。《医略六书·汗病》:“盗汗属阴虚……盗汗乃睡中汗出,醒则汗收,因阴气空虚,睡时卫气乘虚陷入,则表无护
证名。指腹胁部结块坚硬可以触及者。即癥积之属。明·万全《保命歌括》:“大抵积块者,皆一物为之根,而血涎裹之,乃成形如杯如盘,按之坚硬也。”治宜行气活血,除痰消积。方如膈下逐瘀汤,或用海石、三棱、莪术、
相互参照类比。诊法上要从复杂的症状、体征中,相互比较,分析归纳,才能抓住重点,作出正确的判断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以此参伍,决死生之分。”
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一方。柴胡、山楂、猪苓、茯苓、泽泻、莪术(醋炒)、三棱(醋炒)各一钱,黄芩、白术、半夏(姜汁炒)、人参各八分,胡黄连、甘草各三分。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治小儿一切癖块,发热口干等症。
医论著作。清·王泰林撰。原系手稿,大多已残缺,仅存《肝病证治》一篇,收入《王旭高医书六种》。本篇较系统、全面地阐述肝病证治,王氏将肝病分成肝气、肝风、肝火等不同类型,并提出相应的治法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
【介绍】:元代营养学医家。蒙族。曾任饮膳太医。1314~1320年(延祐年间)主管宫庭饮食,药物补益等工作。积十余年的经验,集诸家本草、名医方术、谷肉果菜等有关补益的内容,于1330年(天历三年)编成
证候名。燥气伤肺所致。邪在卫分,有温燥、凉燥之分。温燥主症:发热,微恶风寒,头痛,少汗,咳嗽少痰,咽干鼻燥,口渴,舌红苔白,右脉数大。治宜轻宣润燥。凉燥主症:发热、恶寒、头痛无汗,鼻塞,咽干唇燥,咳嗽
脉象。重按沉取,细而小,轻按反见实大。《难经·六难》:“沉之损小,浮之实大,故曰阳盛阴虚。”
即水痘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