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在病变部位附近选穴治疗的方支。或称近取法。如头部病取攒竹、天柱;口颊病取翳风、天容;眼病取上星、目窗等。
书名。20卷。清·熊立品编次。所谓“传症”,指传染性病症。此书系《治疫全书》、《痢疟纂要》和《痘麻绀珠》三种著作的合刊本。刊于乾隆年间。《治疫全书》6卷,系熊氏取《温疫论》详予考订,兼采喻嘉言有关春温
病证名。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。小儿热盛生风,欲为惊搐,血气未实,不能胜邪,故发搐。大小便依度,口中气热,当发之。用大青膏。
经络病候和经穴主治的概括。参见是动病、所生病各条。
简称排托。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。详内托条。
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方。炮附子、独活、天麻、桂、当归各一两,防风、川芎、丹参、草薢、菖蒲、黄芪、细辛、山茱萸、白术、菊花、牛膝(酒浸,焙)、枳壳(麸炒)、炙甘草各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加生姜三片,水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由阳虚,复感湿热结滞而成。此证发展缓慢,患处皮肤坚硬肿痛,初起白泡,渐扩大形长似鱼脊,破后流黄水,成脓较迟。治宜补气温散活血。始用隔蒜灸,并可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;内服内
病名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小儿百日内以及二、三岁皆有发者。发时满口白膜、黄膜,涎盛面黄,牙内有白点。”多由胎毒未清,痰热上冲所致。治宜清余毒、泻痰热。可选用导赤散、泻心汤、黄连温胆汤等加减。
眼科病证。清·吕熊飞《眼科易秘》:“时维夏令,红障满轮,暑气熏灼,最易染人。”即天行赤眼,详该条。
①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。临床表现为发热重、恶寒较轻、咳嗽、口渴、舌边尖红、苔微黄、脉浮数,甚则口燥、目赤、咽痛、衄血等。②病证名。①乳子中风热,表现为喘鸣肩息(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)。②风邪外感,表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