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苏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治疔大全》。因中指生疔,连及旁指而得名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
病证名。睥,即眼睑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,乃气伤之病,属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。人皆呼为风,殊不知血虚而气不顺,非纯风也。若有湿烂及头风病者,方是风邪之故。久而不治,为牵
即瘛疭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详瘛疭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又名唇瞤、唇颤动,本病多因胃经湿热,外感风邪,风热相搏而成。多发于下唇。初起红肿发痒,继则破裂流水,痛如火燎;如风盛过燥,则口唇干裂脱屑,状若无皮,日久口唇瞤动不止。治疗:初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腰俞。见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初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,徽宗时太医令。赴京前以医名于越。1107~1110年(大观年间)任奉议郎、太医令兼措置药局检阅方书等职,奉命与陈师文、陈承等校正医方,编辑《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飞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瓜瓤漏形如出水西瓜瓤之类。”泛指疮面如西瓜瓤状,不时往出渗流脓水的漏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