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因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,气虚血少,统摄无力以致冲任失调,故见经期先后不定,经血色淡,或混有粘液,肢体倦怠,食少便溏等。治宜健脾益气。方用补中益气汤等。
治法。宣达气机、通调水道的一种利水化湿方法。适用于肺气不宣,脾不运湿,气化不行所致的水湿停滞病症。症见咳嗽气喘,小便不利,肿满身重,或兼有发热等。用越婢加术汤或五苓散等方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蒟酱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踝骨条。
病名。又称翻胃、胃反。①指食下良久复出,或隔宿吐出者。《医贯》:“饮食倍常,尽入于胃矣,但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或一两时而吐,或积至一日一夜,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,原物酸臭不化,此已入胃而反出,故曰翻胃
宋代官方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。始创于1076年(熙宁九年),后又在各地增设达七所之多。参见太平惠民局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《针灸集成》作环岗。位于骶部,当小肠俞直下2寸处。主治大小便不通、腰痛等。艾炷灸3~7壮。
证名。指定睛直视。多因风热袭络,肝风内动所致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热入于目,牵其筋脉,两皆俱紧,不能转视,故目直也。”因热者,治宜清肝泻热,用泻青丸;风邪袭络者,宜熄风之剂,如钩藤、桑枝、全蝎之类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多由平素血燥,过食辛辣厚味,胃蕴湿热,外受风邪所致。初起面目浮肿或发红,痒如虫行。风甚者肌肤干燥,时起白屑;湿甚者破流脂水,瘙痒难忍。治疗:风甚者宜凉血消风,服消风散(《医宗
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膺,名曰甘疽。”多由忧思气结而成。生于胸部中府穴下。初起如谷粒,色青,逐渐长大形如瓜蒌,色转紫红,坚硬疼痛,憎寒壮热。溃脓,稠者为顺;若过十天、半月,不成脓,寒热不解,脉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