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指小便浑浊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转反戾,水液浑浊,皆属于热。”《类经》十三卷:“水液,小便也。”参便浊条。
证名。简称喘,亦称喘逆、喘促。古称上气、喘息,一般统称气喘。以呼吸急促为特征。发病多与肺肾有密切关系。《类证治裁·喘证论治》:“肺为气之主,肾为气之根,肺主出气,肾主纳气,阴阳相交,呼吸乃和,若出纳升
指五脏失去藏守精气神的功能,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五脏不能藏守精气神,说明其脏气衰败,功能丧失,为病情危重的表现,故“失守者死。”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,旁开后正中线2.5寸处。主治胆病惊恐,食欲不振,口舌无力等。斜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病名。见《医述·大便》。指大便秘结因胃实而致者。《洁古家珍·杂方》:“胃实而秘者,能饮食,小便赤,当以麻仁丸、七宣丸之类主之。”参见实秘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。髃骨的别称。
见伤寒准绳条。
见疠、戾气各条。
舌本痿软,不能举动的舌象。为心气伤损之征。若淡红而痿者,为气血不足;若深红而痿者,为气血热盛;若紫红而痿者,为脏腑热极;若绛红而痿者,为阴亏已极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当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以决定治法。
详内痛外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