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。字识生。福建上杭人。在上海参加创办中华医药联合会及编辑《神州医药学报》,著有《包氏医宗》。
《医醇賸义》卷四方。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陈皮、炒苍术、厚朴、砂仁各一钱,炮姜、木香、降香各五分,山楂炭三钱,苏木三分。水煎服。治新产之后,恶露上冲于胃,胸脘痞满,时时作哕。
眼科病证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垂帘翳、垂帘膜、赤脉下垂。多由肺肝风热,脉络壅滞或椒疮失治所致。初起,黑睛上缘轮白之际有细小血丝,似帘垂向黑睛,血丝渐次向下延伸,变宽增厚,掩盖瞳神。赤丝尽头常有细小星翳
方书名。又名《鲁府秘方》。4卷。明·龚廷贤撰(一作刘应泰编)。刊于1594年。本书系作者在明宗室鲁王府任职时所录之验方汇编而成。并由鲁王府刊行,故以为书名。书中列病名110余种,附以作者收集或试用之治
见《吉林中药手册》。为北豆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未婚女子素体阳盛,热灼耗阴而致经闭,常兼见发热,唇干,咽燥,喜冷恶热,脉实有力等症。治宜养血泻热调经。方用四物凉膈散(四物汤加黄芩、黄连、桔梗、薄荷、甘草、竹叶、连翘)。
见《温病条辨》。为芦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GB22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别名泉液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,腋下3寸,当第五肋间隙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布有第五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,胸长神经的分支;并有胸腹臂静脉,胸外侧动、静
病名。①指咳喘有声,剧则唾血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肺咳之状,咳而喘息有音,甚则唾血。”因受寒所致者,用麻黄汤;肺虚有火者,用泻白一物汤、人参补肺汤,或用《千金》五味子汤去续断、地黄、赤小豆,加麦冬、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