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口眼歪斜

口眼歪斜

证名。亦作口眼斜。《景岳全书·非风》:“口眼歪斜者,足阳明及肝胆经病。”详见口眼斜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头脑鸣响

    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》。亦称脑鸣、头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肌肉消瘦

    证名。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三损损于肌肉,肌肉消瘦,饮食不为肌肤。”多因脾气虚损,运化失常,饮食不长肌肉所致。本症可见于虚劳、久泻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。

  • 寒伤形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指寒邪能伤人形体。因寒为阴邪,其性凝滞,收缩。外感寒邪,阳气不得宣泄,则出现头痛、恶寒、无汗、肢体疼痛,脉浮紧;寒邪客于筋脉肌肉,使络脉急引,气血受阻,痉挛疼痛,或麻痹胀痛等

  • 吐涎沫

    出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》。指口中涎多或呕出涎沫的症状,多属饮邪。治宜温化,可用半夏干姜散、小青龙汤、五苓散、吴茱萸汤等方。因脾虚不能约束津液者,宜六君子汤加减;挟寒而脉迟细者,加肉桂、干姜

  • 顽疮

    病名。出《辨证录》卷十三。①即恶疮。见该条。②久治不愈的疮疡俗称顽疮。

  • 热伤筋脉

    因高热或久热,灼伤营阴,导致筋脉失养,出现四肢拘挛、痿软、瘫痪等症。

  • 气郁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多因情志不舒,气机郁结所致。《丹溪心法·六郁》:“气郁者,胸胁痛,脉沉涩。”《证治汇补·郁证章》:“气郁,胸满胁痛,噫气腹胀。”治宜行气解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气源流

  • 脐寒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又名脏寒泻。因婴儿断脐失护,风冷乘入,传于脏腑而引起。症见粪色清白,腹痛肠鸣。先用和气饮(苍术、紫苏、防风、赤苓、豆豉、藿香、陈皮、厚朴、炙甘草、生姜),温散

  • 王实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颍州(今安徽阜阳)人。曾任信阳太守,为著名伤寒学家庞安时弟子。集各医家论证伤寒方论,编成《伤寒证治》,3卷。

  • 丘经历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山东益都人。善长针术,曾以针刺治愈患牙槽风而日久颔穿脓血不止的病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