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吴医汇讲

吴医汇讲

书名。11卷。清·唐大烈辑。刊于1792~1801年间。是我国早期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著作。每年1卷。共发表了江浙地区四十多位医家的文章100篇左右。内容不分门类,不限卷数,不拘体裁。有医学理论,专题讨论,验方交流,考据、笔记、书评等。其中主要著作有叶桂的《温症论治》、薛生白的《日讲杂记》、顾雨田的《书方宜人共识论》等,对当时医药交流起了一定作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全真一气汤

   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二十方。熟地黄(如大便不实焙干用,如阴虚者加倍用)八钱,制麦门冬(去心,恐寒气可拌炒,米炒黄色去米,肺脾虚弱者少减)三钱,白术(炒深黄色,置地上一宿,出火气,不用土炒,如阴虚而脾不甚

  • 癃疝

    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四十二:“少腹痛引睾丸,小便不通者,为癃疝也。”治宜行气利水,方用茴楝五苓散。相当于膀胱括约肌痉挛及其所引起的神经性尿闭。

  • 肺实嗽

    证名。指病邪盛实,肺气壅阻的咳嗽。《万病回春》卷四:“肺实嗽者,新嗽有邪也。桑皮、桔梗、杏仁、枳壳、苏叶主之。”《松崖医径》卷下:“肺实嗽喘,两寸脉洪而有力者,用葶苈桑白皮汤。”参见咳嗽、新咳、肺实咳

  • 黄风内障

    病证名。又名黄风。①为五风变内障之一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于绿风内障证指出“久则变为黄风”。证见“瞳神已大,而色昏浊为黄也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,展缩失灵,目已失明。类今之青光眼绝对期。②见《世医得效方

  • 手心主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厥阴络脉,见该条。

  • 燥火呕吐

    病证名。指呕吐因肺胃有热,复伤燥邪所致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燥火呕吐之症,喘逆呕吐,吐则气急,呕少难出,口唇干燥,烦渴引饮。”脉多浮数或数大。宜选用清燥汤、葛根石膏汤、门冬知母汤等方。

  • 产后心痛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包括产后心包络痛、产后真心痛。多因素有宿寒,产后体虚,寒搏于血,血凝不行,上冲心之络脉;或气血大虚,寒搏于血,血与寒凝,伤及心经所致。血与寒凝,伤于心之络脉者,亦称心包络痛。

  • 气端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足十趾之尖端。主治脚气,足趾麻痹,足背红肿;并用于急救。直刺0.1~0.2寸。艾炷灸3壮。

  • 内伤腹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肿胀总论》。指因气郁、痰饮,或食滞、虫积,或脏腑虚衰等所致的腹胀。如气结腹胀、痰饮腹胀、食积腹胀、虫积腹胀、肝火腹胀、脾虚腹胀、六腑腹胀等。详各该条。

  • 黄宫绣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锦芳,宜黄(属江西)人,于1750年撰有《医学求真录》16卷,未见流传。另有《脉理求真》、《本草求真》、《锦芳医案》(又名《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》),均刊于1769年。黄氏的《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