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哮拔

哮拔

病证名。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。见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又名咸哮盐哮醋哮。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,恶咸酸热毒,故咸酸之物,食之太过,影响于肺,可成哮拔。其证气促时发时止,参小儿哮喘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来未尽腹痛

    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经来一半余血未尽,腹中作痛,或发热或不热,乃气血俱实也。宜服红花当归汤(红花、当归、牛膝、苏木、枳壳、三棱、莪术、赤芍、芫花),破其余血,而热自止。”参见气滞痛经、血瘀痛经

  • 香樟子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樟树子。详该条。

  • 诸葛草

    见《种子植物名称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莫仲仁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以医术闻名于时。民间曾流传其治愈疾病的一些故事。

  • 光藕节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藕节,详该条。

  • 化燥

    又称津伤化燥。因津液消耗而出现燥证的病理。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,内热亢盛等原因,都能使邪气化燥,出现口干口渴、唇焦咽燥、便秘尿少、干咳、咯血或衄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。参见内燥条。

  • 勿听子

    【介绍】:见熊宗立条。

  • 舌笋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串雅内编》。小儿舌上起白泡一粒,名舌笋,因妨碍吮乳,故令啼哭不止。宜以鲜生地取汁,涂患处。

  • 王文选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锡鑫条。

  • 瘭疽

    病名。①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又名蛇瘴、虾眼、南方称著毒。由外伤染毒入于肌肤筋骨所致,或脏腑火毒凝结而成。其证随处可生,好发于手、足指端。《外科大成》卷四:“瘭疽……初出红点,次变黑色,小者如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