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盾叶薯蓣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时病论》卷三方。又名雷氏清凉涤暑法。滑石、连翘、茯苓各三钱,生甘草八分,青蒿一钱五分,白扁豆、通草各一钱,西瓜翠衣一片。水煎服。治暑温,暑热,暑泻,秋暑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抱轮红。详该条。
是酸味、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。①阴不济阳,患者表现失眠、多梦、健忘,舌赤糜烂,脉细数,用酸枣仁、五味子、白芍、生地、麦冬、百合等。以酸能收敛浮阳,甘能化生津气,酸甘并用使阴虚得济,阳亢得平。②脾阴不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地仓,见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直针刺者,引皮乃刺之,以治寒气之浅者也。”指治疗寒邪痹症稽留于肌表的针刺方法。其法用挟持押手,将患处皮肤提起,然后将针沿皮刺入,针可直入无避,故名直针刺。近代所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四:“燥湿痔,痔有雌雄者。”相当于肛门周围脓肿、外痔及肠蛲虫病等。宜服槐子圆。
见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韶子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