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功学丛书。明·闾鹤洲辑。刊于万历十九年(1591年)。此丛书收录各种气功著作三十六种。其中有彭晓、陈显微、陈致虚注解的《周易参同契》,翁葆先等注的《悟真篇》、《阴符经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赤文调古经》、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百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惊风伴有阵发性抽搐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。其症因风热袭络,上扰清空,故在潮搐的同时,并见身热昏睡,气粗痰嗽。治宜清热熄风,豁痰活络,用蒌贝温胆汤加羚羊角、竺黄、竹沥,送服抱龙丸。参见惊涎潮搐
阴阳学说内容之一。以属于阴性的事物,居于阳位而名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日中至黄昏,天之阳,阳中之阴也。”“背为阳,阳中之阴,肺也。”
痰证之一。因痰饮留于四肢、膈上或胁下所致。见《赤水玄珠》卷六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饮痰,停于膈上,一臂不遂,时复转移一臂,蓄于胁下,胁痛干呕,往来寒热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饮痰成呕吐,胁痛,四肢不举
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肿胀。详该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即胸锁关节。
五嗽之一。指感寒饮冷所致的咳嗽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九:“冷嗽者,年衰力弱,体气虚微,如复寝食伤冷,故成冷嗽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:“形寒饮冷,内外合邪,因而客之,则为肺咳。盖肺主气,外合皮毛,其经环循胃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立秋后十五日,斗指申,为处暑。言溽暑将退伏而潜处也。”处暑以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,气温逐渐下降,雨量也逐渐减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