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:“五味子散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,名肾虚泄。”详肾泄、肾虚五更泄泻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栝楼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注候》:“人肾虚受邪,不能通传水液故也。肾与膀胱合,俱主水,膀胱为津液之府,肾气下通于阴,若肾气平和,则能通传水液,若虚则不能通传,脾与胃合,俱主土,胃为水谷之海,脾候身之肌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此由胞络虚损,冷热不调,风邪客之,邪气乘于阴,搏于血气,变而生息肉也,其状如鼠乳。”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治阴中息肉突出,用醋浸乌头三日后,以此浸液外洗息肉。
①大关节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。”②指、趾的第一节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。即十奇散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泄秘》卷上。即鹅口疮。详该条。
出《岭表录异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吕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