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青绳儿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青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青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BL5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付阳;《素问·气穴论》王冰注作附阳。别名外阳、阳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阳之郄穴。位于小腿后外侧,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3寸处。布有腓肠神经、小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金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脏虚损之一。又称损心。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二损损于血脉,血脉虚少,不能荣于五藏六府也。”又:“损其心者,调其荣卫。”虞庶注:“心主血,血为忧愁思虑伤于心,因兹致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
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卷十五方。当归、赤芍药、生地黄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。水煎服。功能活血调经。治妇女月经不调,痛经,经前腹痛,毒。行不畅而有血块,色紫暗,或血瘀而致的月经腹痛。及淋漓不净等。
病证名。亦名经行不寐。指经前或经行则失眠,甚至通宵不寐,经期过后则恢复正常的病症。多因阴虚火旺、心脾两虚、心肝火旺所致。阴虚火旺是阴血亏耗,心火偏旺或肾阳不足,经行时经血下注,阴血愈虚,不能上济心火,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柿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性能。出《本草纲目·序例》。甘、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气味辛甘发散为阳”,阳主升散,故无降。但亦有例外,如苏子辛温,沉香辛微温,均有降气作用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失枕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气血俱虚,脾肾阳虚,运化功能减弱所致。《女科经纶》引朱丹溪语:“色淡者,虚而有水混之也。”治宜补气血以调经。用八珍汤加黄芪、香附、生姜,兼常服六味地黄丸。虚甚者加干姜、
见提插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