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呕吐因肺胃有热,复伤燥邪所致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燥火呕吐之症,喘逆呕吐,吐则气急,呕少难出,口唇干燥,烦渴引饮。”脉多浮数或数大。宜选用清燥汤、葛根石膏汤、门冬知母汤等方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,直至药物焦黄爆裂。如干姜、附子、天雄等,经炮后其烈性可减弱。
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①泛指妇科病症。②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,连绵不断,其状如带,名为带下。有白带、青带、黄带、赤带、黑带、赤白带下、五色带下等。
又称透热转气。适用于热性病邪初传入营分的治法。热邪初入营分,症见身热夜甚、口渴或不渴、心烦不眠、时有谵语,或斑疹隐隐,舌绛而干、脉细数。治法宜于清营解毒之中,配以清气分之药,引邪出气分,从外而解。可用
中医眼科手术方法。即针拨白内障术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急惊风类型之一。小儿痉病表现有项背强直,腰身反张,摇头掣疭,噤口不语,发热腹痛,整日不醒,病与天钓不同。多由风寒外邪壅闭经络而致。风重汗出者,用桂枝汤加葛根;寒重无汗者,用葛根汤。参见小儿痉病
指本经罹病即在本经的循行路线上选取穴位的方法。又称本经选穴法。本法早在《内经》中已有论述。所谓“按其所以之经以调之”。亦为后世医家所重视。《针灸问对》:“病随经所在,穴随经所取,庶得随时应变之理。”又
古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因情志不遂郁怒气结而成。症见颈部缺盆穴处肿胀,延及耳根,破溃成漏,疼痛流脓水。宜内服空青散。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。
全舌呈浑紫色。此舌可见于酒后伤寒,或伤寒用葱酒发汗致酒毒入心,或见于肠原性青紫症。前者宜清热透邪,兼解酒毒;后者宜温中理气,或中西医结合治疗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臂的外侧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臂骨空在臂阳,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