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法之一。即帮助消化、增进食欲的治法。详醒脾、消食导滞、补脾益气等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五。主治痈肿。用蓖麻子仁捣烂如泥铺绢上,照患处大小取绢贴盖患处,用布扎好,痛止即取下。妊妇忌用。
经穴名。代号DU2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面王,鼻准,准头。属督脉。位于鼻尖正中。布有筛前神经的鼻外支和面动静脉鼻背支。主治昏迷,鼻塞,鼻衄,鼻渊,酒皶鼻,鼻息肉,小儿惊风;以及休克,窒息,低血压,
表证类型之一。指感受风热阳邪,出现以发热、微恶风寒、头痛、口渴,舌苔薄白或微黄略干,或舌尖红,脉浮数为特征的症状。
病证名,指小儿面部生疮,有脓或黄水渗出者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面上忽遇有经络虚隙,为风、湿、寒、热所乘,搏于气血则生其疮,或如火烧,或出脓,或出黄水,日久不能愈瘥。”其证类似浅脓疱病,治宜内服
病名。《冯氏锦囊秘要》卷六:“肺风红鼻方:枇杷叶四两、连翘二两、栀子四两、玄参一两、桑白皮一两,共为细末,每服三钱,甘草汤下。”即酒齇鼻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广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集验背疽方》。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呕吐症状。若喜寒恶热而呕者宜降火,方用黄连解毒汤;喜热恶寒而呕者宜养胃气,方用香砂六君子汤;脉实便秘而呕者宜泻火,方用内疏黄连汤;脉细肠鸣腹泻而呕者托里温中,方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姜黄,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四引郭氏方。轻粉一钱半,黄丹、黄柏(蜜炙)、密陀僧、茶叶、乳香各三钱,麝香少许。为末,先用葱熬汤洗净患处,外敷此药。治小儿下注疳疮,蚀臭腐烂,痛不可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