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子痈

子痈
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系生于睾丸的痈。有急慢之分。急性者多因湿热下注气滞血凝所致。多为一侧睾丸肿硬,疼痛剧烈、灼热阴囊皮肤紧张光亮。治宜清利湿热疏肝理气。宜龙胆泄肝汤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,或服枸橘汤加柴胡黄芩、山栀,外用金黄膏。若不消散,成脓破溃,按外痈治疗。慢性者为肝肾阴亏,痰湿之邪凝聚而发。睾丸大,形成硬结,疼痛不著,阴囊不红不热,病程较长,数月乃至数年,亦有成脓破溃、脓稀而成窦道者,缠绵难愈。治宜滋阴除湿汤加小金丹,外用冲和膏。余治参见漏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脉理

    见脉理存真条。

  • 伤乳吐泻

    病证名。婴儿乳滞不消,阻于中焦,清浊相干,而成吐泻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吐乳泻黄,是伤热乳;吐乳泻青,是伤冷乳。”《活幼心书》:“伤热者,用五苓散,以导其逆;伤冷者,用理中汤,以温其中。”

  • 暑温

    病名。指发生于夏季的温热病。可见于乙型脑炎等病。暑多挟湿,暑温则指暑热偏盛者。《温病条辨·上焦篇》:“暑温者,正夏之时,暑病之偏于热者也。”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,心烦而赤,汗多少气,脉象洪大等。病程中极

  • 山屎瓜

    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赤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牙龈胬肉

    病证名。即齿壅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亟(qì 气)

    ①指气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阴者,藏精而起亟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亟,即气也。观阴阳应象大论曰:精化为气。即此藏精起气之谓。”②与极通。

  • 足髓孔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灸猥退风半身不遂法,先灸天窗……次脚髓孔,足外踝后一寸。”近代《中国针灸学》称足髓孔,即昆仑,属足太阳膀胱经穴。

  • 忽吉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忽泰必烈条。

  • 李密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家。字希邕。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。精习经方,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。撰有《药录》2卷,已佚。

  • 化湿

    祛湿法之一。用芳香去湿的药物以宣化上焦湿邪的方法。如湿邪在表,用疏表化湿,如藿香正气散。湿温时疫,喉痛胸闷,用清热化湿法,如甘露消毒丹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