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学医便读

学医便读

书名。陆锦燧辑于1922年。本书辑录清代名医江涵暾、费伯雄吴贞、薛承基等八家所编医学歌赋,包括脉诊舌诊伤寒辨证、药物及方剂等内容,供初学者习诵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炼药

    即炼丹。见该条。

  • 酸桶笋

    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手三阳经

    即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。其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经上肢伸侧走向头部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手之三阳,从手走头。”

  • 裘吉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裘庆元条。

  • 神仙传

    书名,晋·葛洪著。书中所录有八十四人,皆为长生之人。虽涉怪诞,但有些内容对研究古代长生术有一定参考意义。

  • 胸中痞硬

    证名。指胸中满闷不适而按之硬满者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》:“病如桂枝证,头不痛,项不强,寸脉微浮,胸中痞硬,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,此胸有寒也,当吐之,宜瓜蒂散。”《伤寒贯珠集》卷二:“此痰饮类伤

  • 梅彪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道士,字崇献。西蜀江源人。知医,唐·元和间撰有《石药尔雅》、《梅崇献方》、《医门秘录》等书。已佚。

  • 小儿胎元内障

    病名,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。即胎患内障,详该条。

  • 小犀角丸

    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方。犀角、青皮、黑牵牛子(半生、半炒)、陈皮各一两,连翘五钱。为细末,用皂角二枚去皮弦子,泡搥以布包取汁一碗许,又用新薄荷二斤研取汁,同熬成膏,以前药末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

  • 肉螃蟹

    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见血清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