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天灸,见该条。
①指邪气轻浅的病证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凡刺小邪日以大,补其不足乃无害。”②指中里的病邪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》:“大邪中表,小邪中里。”此处小邪,后世注家有多种解释:《金匮要略直解》
病证名。见《柳选四家医案·环溪草堂医案》。指情志郁结,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。《类证治裁·胃脘痛》:“因肝乘胃而脘痛者,气冲胁胀,当辛酸制木,吴萸、白芍、青皮、木瓜、厚朴、延胡、金橘。”参见胃气痛、气郁脘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六。即破伤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下发背,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刺疔捷法》。即上迎香,见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8卷。清·吴仪洛撰。刊于1757年。作者鉴于《本草备要》的作者汪昂“不临证而专信前人,杂揉诸说,无所折衷,未免有承误之失”,故重新将该书修订。内容半数保留,半数增改,并补充了一些《本草纲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凯钧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