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中

寒中

类中风之一。又名中寒。由于暴中寒邪所致。《医宗必读·类中风》:“寒中,身体强直口噤不语,四肢战掉,卒然眩晕,身无汗者,此寒毒所中也。”治宜温里散寒。用姜附汤附子麻黄汤加减。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闭。②指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症。见《灵枢·五邪》及《内外伤辨惑论》等。多因脾胃虚寒,邪从寒化,或由劳倦内伤传变而成。证见脘腹疼痛,肠鸣泄泻等。治以温中散寒为主。用沉香温胃丸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呵欠

    证名。又称欠。见《医碥·欠嚏》。详欠条。

  • 足厥阴络脉

    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足厥阴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厥阴之别,名曰蠡沟,去内踝五寸,别走少阳,其别者经胫上睾,结于茎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实则阳强不倒;虚则阴部搔痒。如脉气逆乱,则病睾丸肿胀、疝气。

  • 蝦蟆蟇

    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瘟毒喉痹。详该条。

  • 绝嗣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指婚后不孕,不生子女。

  • 肩骨失落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胛骨出条。

  • 食积五更泄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泄泻论》。指饮食过多损伤脾胃而致的晨泄。其症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,腹皮扛起,痛而欲泄,泄后稍减。脉多沉滑。若为热积,脉沉数;寒积,脉沉紧。治宜消导,用加减保和丸。热积用承气汤,寒积

  • 电针麻醉

    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指针刺入穴位后用电麻仪(即电针机)通过毫针输入电流而达到镇痛目的,以施行手术的方法。它是在电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麻方法。目前普遍应用于各种针麻手术。

  • 猪耳朵穗子

    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车前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乘年之虚

    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虚指岁运不及,岁气之虚。岁运不及之年,邪气则乘机而侵胜,称“乘年之虚”。《类经》注:“凡岁气不及,邪胜必甚,如乙丁己辛癸年是也。”

  • 生肤散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二方。麦门冬、山茱萸、金银花、当归各一两,熟地黄二两,人参、白术各五钱,肉桂一钱。水煎服。治背痈将愈,疮口不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