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射工病

射工病

古病名。指射工毒虫侵入所致的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射工候》:“江南有射工毒虫,一名短狐,一名蜮,常在山涧水内,……夏月在水内,人行水上,及以水洗浴,或因大雨潦时,仍逐水便流入人家,或遇道上牛马等迹内即停住,其含沙射人影便病。初得时,或如伤寒,或似中恶,或口不能语,或身体苦强,或恶寒热四肢拘急头痛,骨难,屈伸张口欠,或清朝小苏,晡夕则剧,剧者不过三日,则齿间有血出,不即治杀人。又云初始证候,先寒热恶冷,欠,筋急,头痛目疼,状如伤寒,亦如中尸,便不能语,朝旦小苏,哺夕辄剧,寒热闷乱是也。始得三四日可治,急者七日皆死。……其毒中人,初未有疮,但恶风疹癝寒热,或如针刺。及其成疮,初如豆粒黑子,或如火烧,或如蠼螋尿疮,皆肉内有穿空如大针孔也。其射中人头面尤急,腰以上去人心近者多死;中人腰以下者小宽,不治亦死;虽不死,皆百日内乃可保瘥。又云疮有数种,其一种,中人疮,正黑如黡子状,或周徧悉赤,衣被犯之如有芒刺痛;其一种,作疮,久即穿陷,或镇寒热;其一种,如火炙人肉,熛起作疮,此最急,数日杀人;其一种,突起如石疖状。俱能杀人,自有迟速耳。”治用赤苋茎叶或马齿苋捣汁饮,滓涂疮上,或用升麻射干煎汤服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脉法

    新出土古佚医学帛书。残卷,撰人未详,约为秦以前的作品。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。全文约四百余字,主要谈脉法,特别是灸法或砭法与脉之间的关系。

  • 柔痉

    病名。痉病的一种。与刚痉相对而言。一作柔痓。症见身热汗出,颈项强急,头摇口噤,手足抽搐,甚则角弓反张,脉沉迟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:“太阳病,发热汗出,而不恶寒,名曰柔痓。”(一作柔痉)。《金

  • 大力草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世补斋医书

    丛书名。清·陆懋修撰。分正集、续集。正集均为作者自撰,计6种,33卷。刊于1884年。包括文(指有关医学的文集)十六卷,《不谢方》一卷,《伤寒论阳明病释》四卷,《内经运气病释》九卷(附《内经遗篇病释》

  • 净府

    即膀胱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开鬼门,洁净府。”详膀胱条。

  • 脐中出血

    证名。《伤寒九十论·脐中出血》:“本少阴证,而误汗之,故血妄行,自脐中出。……予以治少阴之本,而用姜附汤。”本证亦有由肾火外越而致者,宜用六味地黄汤加骨碎补等药。

  • 舌麻

    证名。指舌有麻木的感觉。《嵩崖尊生书》卷六:“血虚亦舌麻,火痰居多,审因施治。”《证治汇补·麻木章》:“脾肾亏,湿痰风化乘间而入,均使舌本麻木。”参见舌痹条。

  • 夹荧疽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肋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多食易饥

    病症名。①《幼科发挥》:“儿有多食而易饥者,此脾胃之邪热甚也。”治宜泻脾胃之火。用三黄枳实丸。②消渴症候之一。详消渴条。

  • 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

   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