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暑病

小儿暑病

小儿夏季感受暑邪而引起的病证,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暑为阳邪,故感暑而病者,可见高热口渴等;暑邪有升散的性质,所以侵人则使腠理开而多汗。汗出太多,则气亦随之消耗,气耗轻者,使人少气,倦怠;重者使人卒然昏倒。暑多挟湿,除暑热见症外,还有困倦、食欲不振、呕吐、便溏、脉濡、苔腻等症状。前人治暑,有“暑病首用辛凉,继用甘寒,终用甘酸敛津,不必用下”的经验,对于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。常见的暑病包括有中暑伤暑暑痉暑厥。分详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嗅鼻瓜蒂散

    《卫生宝鉴》卷十四方。瓜蒂十四个,母丁香一个,黍米四十九粒。为末,每用半字,临卧先含水一口,嗅药入鼻。治黄疸,遍身如金色者。

  • 暗经

    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指妇女终身不见月经,而同样仍能孕育者。

  • 经外奇穴

    腧穴分类名。简称奇穴、经外穴,详经外穴条。

  • 温法

    八法之一。又称祛寒法。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寒者热之”,“劳者温之”。具体方法有温中祛寒、温经祛寒、回阳救逆、甘温除热等。详各条。

  • 白鹤仙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玉簪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仙蟾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蛤蚧之别名,见该条。

  • 双瑚草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盘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腑输

    ①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俞穴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刺腑输,去腑病,何输使然?”②与藏俞对举,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井、荥、输、原、经、合诸穴,每经六穴,六六三十六穴,左右合之,共七十二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

  • 蜜煎导法

    导便法之一。用蜂蜜适量,在锅内熬煎浓缩,趁热取出,捻成如小指样二寸长的栓子,塞入肛门内(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)。适用于病后或老年、新产,因肠胃津液不足,大便秘结,体虚不任攻下者。

  • 唐杲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唐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