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涎喘

小儿涎喘

病证名。指小儿涎盛而喘急,为痰涎上壅于肺所致。其症以肺脾气虚腠理不密,外邪所乘,正气虚而邪气盛者为多。《东医宝鉴》:“顽涎者,脾肺所出也,涎则流溢于咽喉,如水鸡之声,喘嗽烦闷,宜抱龙丸……。”发作时以豁痰为主,用二陈汤加苏子等品;未发作时以理脾为主,用六君子汤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胎急

    病名。古人对胎前发生神志方面急症的称呼。郑玉峰《郑氏女科真传》:“妊娠怔忡惊悸多睡,腹满连脐急疼,坐卧不安,胎气既成,安养五脏则可。或为喧呼心惊悸乱,皆因气厥,致令胎惊而有此症,兼筋骨伤痛,四肢不安,

  • 五败

    ①虚劳五种坏证。手足肿无交纹者心败,唇反无纹者肺败,面黑有疮者肝败,阴肿囊缩者肾败,脐突肿满者脾败。另说:谵妄失伦者心败;音哑气促者肺败;肌肉尽脱者脾败;筋骨痛甚者肝败;泄泻不止者肾败。②麻风病五种重

  • 清碧先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杜本条。

  • 陷下则灸之

    针灸治疗法则。凡寒凝血滞,无脉症,脏器下陷,久病虚寒等症,均可用艾灸法治疗。《灵枢·禁服》:“陷下者,脉血结于中,中有着血,血寒,故宜灸之。”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下利,手足厥冷,无脉者,灸

  • 白缠喉

    病名。白喉早期的名称,俗称白菌。《喉白阐微》:“喉间白腐一证,俗名白菌,即白缠喉是也。”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喉间起白如腐一症,其害甚违……患此者甚多,惟小儿尤甚,且多传染,一经误治,遂至不救。”

  • 血衃

    证名。指大便所下呈紫黑色的血块。《灵枢·五禁》:“淫而夺形,身热,色夭然白,乃后下血衃,血衃笃重,足谓四逆也。”王冰注:“衃血,谓败恶凝聚之血,色赤黑也。”《灵枢·杂病》:“衄而不止,衃血流,取足太阳

  • 初生三病

    初生儿三种急症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初生儿须防三病。一撮口,二着噤,三脐风。皆急病,脐风尤甚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疠风衄血吐血

    证名。为疠风兼证。出《疠疡机要》上卷。血虚者服四物汤加人参、白术;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;肾虚者宜服六味地黄丸;肺胃热者用犀角地黄汤。

  • 吴世铠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怀祖,海虞(今浙江常熟)人。撰有《本草经辑要》一书(1809年),为明代名医缪希雍所著《神农本草经疏》一书的辑要。

  • 莫君锡

    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大业中(605~616年),曾任太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