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1卷。清·唐秉钧撰,撰年不详。1916年绍兴医药报社据日刻本重刊,名《重刻人参考》。本书对人参的商品、产地、真伪以及采集、收藏等,均作了较详细的考察。现有绍兴医药学报《医药丛书》本。
古刺法。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关刺。详该条。
古人用十干以纪日,壬癸即壬日与癸日。壬癸属水,水分阴阳。壬为阳水,内应足太阳膀胱经,故膀胱为壬日,癸为阴水,内属足少阴肾经,故肾旺于癸日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肾主冬,足少阴,太阳主治,其日壬癸。”
出《灵枢·通天》。指五态之人中偏于阴盛者。太阴之人及少阴之人均属于此。参见五态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吴得夫集验方》7卷,已佚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廖润鸿撰。本书将全身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穴编成五言歌诀,并加注释,便于初学者习诵。末附铜人图二张。现存清刊本(善成堂刊)。
隋唐时期医官职称。置尚药局中,掌管分疗众疾的医事,共设4名,官阶正八品下。其助手为佐,10人,官阶正九品下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气脱、血脱、神脱。明·赵贞观《绛血丹书》:“产后患崩者,谓之血脱;气短似喘者,谓之气脱;妄言妄见者,谓之神脱。”也有认为产后气随血脱,出现的唇白,眼闭,口开,手撒,厥冷,六脉微细欲绝者,谓之气脱。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杏仁、桑叶、牡丹皮、连翘、甘草、天花粉、浙贝母、石膏、牛蒡子。水煎,兑橄榄汁半酒盅服。治疫蒸气分,咽喉红肿,上有细碎白点,身热有汗,口渴唇燥,心烦脉数;或秋燥熏蒸,致咽喉燥痛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