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黄连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鲜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鲜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原机启微》。指漏睛眼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痿论》。亦称痿躄。指四肢痿软无力。尤以下肢痿废,甚至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,百节缓纵而不收也。”《儒门事亲》卷一:“躄者,足不能伸而行也。”其发病
见红炉点雪条。
病证名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有齿袒而作痛者。”袒者,露也,裸也。指牙根显露的症状。乃龈乳头明显萎缩致牙根暴露者。
病证名,指小儿肾与膀胱有热而致小便淋沥的证候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小儿诸淋者,肾与膀胱热也。膀胱与肾为表里,俱主水,水入小肠,下于胞,行于阴,为小便也。肾气下通于阴,阴,水液之通路,膀胱津液之府
书名。附针灸治疗法。承淡安注解,朱襄君参订。承氏参考多种《伤寒论》注本及有关著作,对仲景原文采取提要、注解、小结的形式予以详析,并就六经病证条文补充针灸疗法。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试用中西汇通的理论注释经义
病证名。①指头软、项软、手软、脚软、肌肉软。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多系禀受不足,气血不充,故骨脉不强,筋肉痿弱。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:“原其要,总归于胃。盖胃为水谷之海,为五脏之本,六腑之大原也。治法必先以
【介绍】:清初藏族医家。青海人。生平欠详。
书名。又名《治痘大成》、《痘科大成》。18卷。明·朱一麟撰。刊于1619年。本书采集古今痘疹著作,分别对痘症总论、痘疹各阶段及其症状、治疗等作了评述,并收载了作者治痘验案、古方、药性释义以及痘症杂论、
病证名。指气虚引起的咳嗽。多因劳役过度,肺气有伤;或饮食劳倦,中气有损,土不生金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气虚咳嗽之症,面黄肌瘦,气怯神离,咳嗽吐痰,痰色清稀,饮食减少。”治宜健脾益气补肺。方用四君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