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科心法集解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二方。黄芩、炙甘草各二两,人参、桂(去粗皮)各一两,苦参、茯神各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水煎,去渣,不拘时服。治肝胆俱虚,热气上熏,口中常苦。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黑水凝翳内障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贺岳条。
舌尖色红而干。为心火上炎之象,宜用导赤散加童便,引热下行。《外感温热论》:“舌尖绛独干,此心火上炎。”
《审视瑶函》卷六方。川椒(去目,微炒)、熟地黄、生地黄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腹盐米饮送下。治目昏多泪。
【生卒】:1320~1389【介绍】:明代医学家。一名公爽,字全善。浙江萧山人。年轻时开始学医,读医书较多,钻研三十年,曾被朱元璋召到南京治病。楼氏遵从《内经》等古典医理,认为“千变万化之病态”,都离
【介绍】:金代医生,曾任太医院保全郎。1168年(大定八年)曾赴西夏为大臣任得敬治病。
【介绍】:见陈实功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针灸医生。字启元,又字镜泽。兰溪(浙江兰溪)人。家贫好读书,游大都(北京),在窦汉卿门下二十余年,精习针灸术。1277年(至元初)任扬州教授,后辞归。著有《重注标幽赋》、《增注针经密语》
补法之一。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治法。多用于脏腑虚弱而偏于阳虚的病证。如四君子汤补气益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