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开骨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火补火泻

    即艾灸补泻,见该条。

  • 疳虫

    疳病病因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五疳久而不差,则腹内必有虫。其虫状如丝发,或如马尾,多出于腹背及头项上。使儿肌体黄瘦,下利不止。”“又有积疳虫,虫蚀脊膂,身热羸瘦色黄,积中生热,烦渴下利,拍背如鼓鸣,

  • 季秋痹

    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厥阴筋病。《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此证当发于九月之时,故名之曰季秋痹也。”详足厥阴经筋病候条。

  • 树脑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樟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混睛障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又名混睛、混障症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混睛之证,初起白睛混赤,渐生赤脉,遮漫乌睛,或白或赤,漫珠一色,白忌光滑如苔,赤忌赤脉外散,其证初起则先痒后痛,渐致碜涩泪出,羞

  • 产后小便数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四。多因产后肾气虚弱,虚热移于膀胱;气虚不能约制;或冷气入于膀胱,膀胱失于约制等所致。虚热移于膀胱者,热甚则小便涩痛,方用六味地黄汤;气虚不能约制者,小便频数而色白,方用

  • 分筋

    推拿手法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用拇指指端深压于筋结或压痛点的边缘部,稳缓地进行按揉拨动。有助于筋结的解除或软组织粘连的分离。

  • ①(hé)。①配合、符合。指脏腑的表里内外关系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心之合脉也,……肝之合筋也,……。”②应当、相宜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病,面合色赤。”③闭密、闭拢。《素问·诊要

  • 大关节

    人体较大的关节,如各椎间关节及肩、肘、腕、髋、膝、踝等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客胜则大关节不利。”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腰脊者,身之大关节也。”

  • 肝肾亏损痛经

    痛经证型之一。见《中医妇科学讲义》。多因素体虚弱,早婚,分娩过多,损伤肝肾,精亏血少,经行之后,冲任胞脉失养所致。症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,喜按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等。治宜调补肝肾。方用调肝汤,或六味地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