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凤逵
【介绍】:
见张鹤腾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张鹤腾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金匮翼·呕吐统论》。又名冷涎泛、冷痫。因痰饮伏于中脘所致。症见胸闷恶心,泛吐痰涎,遇冷即发。治宜温化痰饮。用吴茱萸汤、旋复花汤、新法半夏汤、挝脾汤等方。参见痰饮呕吐条。
瘀,郁滞停留之意。①伤寒病瘀热在里:①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六七日,表证仍在,脉微而沉,反不结胸,其人发狂者,以热在下焦,少腹当鞕满,小便自利者,下血乃愈。所以然者,以太阳随经,瘀热在
病证名。指眦角内胬肉泛白的证候。本症一般处于静止状态,不发展,勿需治疗。
蒙医方书。伊希丹金旺吉勒于十九世纪末用藏文诗的体裁编写。全书以《四部医典》赫依、希日、巴达干理论为指导,论述了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、皮肤等各科疾病,包括热病、传染病、瘟疫病在内的各种病症的治疗。载方剂
《眼科纂要》卷上方。用鲜铜绿9克。为末,以生蜜调涂粗碗内,将碗覆转,烧艾叶烟熏至焦黑为度,取起冷定,以乳汁调匀,放饭上蒸过,搽烂处。治睑弦赤烂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手第三指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心主之筋,起于中指。”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银柴胡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:DU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督脉。别名肺底。位于背部第七、八胸椎棘突之间,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。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。主治咳嗽,气喘,黄疸,胸胁胀闷,脊背强痛;以
①鼻柱骨之别名。详鼻条。②经穴名。代号BL1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项部,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,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.3寸处。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、静脉干。主治头痛,项强,目赤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