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热性病治法之一。有清热解表、清热解毒、清热解暑等。详各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大楗骨即股骨。因跌打、压轧所伤。临床有股骨颈、粗隆间、股骨中段及股骨下段骨折等。症见局部肿胀、疼痛,患肢有缩短畸形,脚向外旋,不能站立,活动受限,触按有骨声。断端有移位者
即消积通经丸,见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千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当归枳壳汤,见该条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诸注候》:“凉注,心下乍热乍寒,一年之后,四支重,喜卧,噫酢,体常浮肿,往来不时,皮肉黑,羸瘦,生澼,目黄,爪甲及口唇青。”参见九注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即天河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九世纪【介绍】:唐末五代时道士。字圣宾,赐号广成先生。括苍(今浙江丽水)人。知医,公元907年为前蜀户部侍郎,撰有《玉函经》三卷,后有崔嘉彦《注广成先生玉函经》及黎民寿《广成先生玉函经解》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