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。生于手指骨节。初起不红不热不痛,渐渐肿硬,形如蝉腹,又似蜣螂,故名。患指伸屈困难,日久方知木痛,渐至腐溃,脓水淋漓,疮口难敛。相当于指关节结核。初服六君子汤,益气除湿化
病名。出明·张洁《仁术便览》卷四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:“妊娠下痢名曰子痢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即目眶岁久赤烂。详该条。
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生于舌之上下,缓缓发来,其舌粗硬如石结核,成脓者可治。如不结核,口舌日见短小,至二、三年后,舌忽失去,则虽有灵丹,不能治矣。此是内伤心经之症。”参见舌疳条。
见世医得效方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红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