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旋覆花汤

旋覆花汤

①《金匮要略》方。旋覆花三两,葱十四茎,新绛少许。水煎顿服。治肝着,症见胸胁痞闷不舒,甚则痛胀,其人常欲蹈其胸上,初起时欲得热饮者,并治妇人半产漏下。②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四方。旋覆花一两,赤茯苓桑白皮半夏各二两,紫苏茎一两,大腹皮(连皮、子)五枚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匕,加大枣二枚,水煎去滓,入生姜汁一合空腹服;如要疏利,入槟榔末二钱,汤成下。治瘴毒脚气头旋吐痰,心闷气膈,见食恶心心下拘急。③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三方。旋覆花、细辛橘皮桂心人参、炙甘草、炒桔梗白芍药、半夏各五钱,赤茯苓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生姜七片,水煎服。治心腹中脘痰水冷气,心下汪洋嘈杂肠鸣多唾,口中清水自出,胁肋急胀,痛不欲食,脉沉弦细迟。④《产育保庆集》卷上方。旋覆花、荆芥穗、半夏曲五味子杏仁(去皮尖,麸炒)、麻黄、炙甘草、前胡赤芍药、茯苓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大钱,加生姜五片、大枣一枚,水煎,食前服。治产后伤风咳嗽喘满痰涎壅塞,坐卧不宁。⑤《济生方》卷二方。旋覆花、半夏、橘红、炮姜各一两,槟榔、人参、甘草、白术各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生姜七片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中脘伏痰,吐逆眩晕。⑥《妇人良方》卷十四方。旋覆花、芍药、甘草各半两,前胡、石膏各一两,白术、人参、麻黄(去根节)各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姜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温服。治妊妇伤寒,头目旋疼,壮热心躁。⑦《赤水玄珠》卷四方。旋覆花、橘红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厚朴、芍药、细辛。加生姜三片,水煎服。治胸中嘈杂汪洋,常觉冷涎泛上,兀兀欲吐,饱闷。⑧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三方。旋覆花、枇杷叶(去毛,炙)、川芎、细辛、藿香、桂心、枳壳(麸炒)、前胡、人参、姜半夏、炙甘草、羚羊角屑、赤茯苓各七钱半,羌活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加生姜五片,水煎,食远服,日二次。治妇人风痰呕逆,不下饮食,头目昏闷。⑨见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二。即芎羌汤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惊风七绝

    惊风危候。《丹台玉案》卷六:小儿惊风,爪黑者为肝绝,泻黑血者为心绝,日多盗汗者为胃绝,忽作哑声为肺绝,咬人者为骨绝,眼半开半合者为肾绝,口鼻干黑者为脾绝。

  • 霍乱审证举要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连文仲撰。刊于1899年。书中论述霍乱阴证、阳证,并参考西说以阐发各地方土气候和发病的关系,列表辨析霍乱诸证证脉,末附王孟英《霍乱论》中一些方剂、连氏经验方及外治、针灸各法,曹炳章又增

  • 经外奇穴

    腧穴分类名。简称奇穴、经外穴,详经外穴条。

  • 师传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篇中的内容,认为是先师传授下来的宝贵心得,故名。主要论述问诊与望诊的重要性,与其在治疗上的关系。列举望诊可从肢体五官的形态外候测知内脏的大小、强弱以及生理功能的变化,并提示医生临病要根

  • 坎气

    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脐带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胆利湿汤

    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天津南开医院)。柴胡9~15克,黄芩、半夏、木香、郁金、车前子、木通、栀子、生大黄(后下)各9克,茵陈15克。水煎服。功能舒肝理气,清热利湿。治湿热型急性胆囊炎,右胁持续性

  • 同烘。详该条。

  • 齿漏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手阳明之支脉,入于齿,风邪客于经脉,流滞齿根,使断肿脓汁出,愈而更发,谓之齿漏。”即牙漏。详该条。

  • 出针法

    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的方法。一般是左手持消毒干棉球按于针旁皮肤上,以右手轻转针体,缓慢外提,逐步退出。避免快速猛抽,以防出血和遗留疼痛。如出现弯针或折针者,处理方法见各该条。

  • 疠风齿痛

    病名。多由疠风邪毒袭胃所致。症见牙龈溃烂、疼痛。若齿牙恶热喜寒者,属胃火,治宜清胃散加减;若喜热恶寒者,属胃虚,宜补中益气汤加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