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旋覆花汤

旋覆花汤

①《金匮要略》方。旋覆花三两,葱十四茎,新绛少许。水煎顿服。治肝着,症见胸胁痞闷不舒,甚则痛胀,其人常欲蹈其胸上,初起时欲得热饮者,并治妇人半产漏下。②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四方。旋覆花一两,赤茯苓桑白皮半夏各二两,紫苏茎一两,大腹皮(连皮、子)五枚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匕,加大枣二枚,水煎去滓,入生姜汁一合空腹服;如要疏利,入槟榔末二钱,汤成下。治瘴毒脚气头旋吐痰,心闷气膈,见食恶心心下拘急。③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三方。旋覆花、细辛橘皮桂心人参、炙甘草、炒桔梗白芍药、半夏各五钱,赤茯苓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生姜七片,水煎服。治心腹中脘痰水冷气,心下汪洋嘈杂肠鸣多唾,口中清水自出,胁肋急胀,痛不欲食,脉沉弦细迟。④《产育保庆集》卷上方。旋覆花、荆芥穗、半夏曲五味子杏仁(去皮尖,麸炒)、麻黄、炙甘草、前胡赤芍药、茯苓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大钱,加生姜五片、大枣一枚,水煎,食前服。治产后伤风咳嗽喘满痰涎壅塞,坐卧不宁。⑤《济生方》卷二方。旋覆花、半夏、橘红、炮姜各一两,槟榔、人参、甘草、白术各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生姜七片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中脘伏痰,吐逆眩晕。⑥《妇人良方》卷十四方。旋覆花、芍药、甘草各半两,前胡、石膏各一两,白术、人参、麻黄(去根节)各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姜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温服。治妊妇伤寒,头目旋疼,壮热心躁。⑦《赤水玄珠》卷四方。旋覆花、橘红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厚朴、芍药、细辛。加生姜三片,水煎服。治胸中嘈杂汪洋,常觉冷涎泛上,兀兀欲吐,饱闷。⑧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三方。旋覆花、枇杷叶(去毛,炙)、川芎、细辛、藿香、桂心、枳壳(麸炒)、前胡、人参、姜半夏、炙甘草、羚羊角屑、赤茯苓各七钱半,羌活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加生姜五片,水煎,食远服,日二次。治妇人风痰呕逆,不下饮食,头目昏闷。⑨见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二。即芎羌汤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陷恶候

    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指儿科五种险恶证候。即囟门陷、太阳陷、眼轮陷、胸下陷、肩胛陷,为小儿精髓不足的危象。

  • 马宗素

    【生卒】:约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金代医家。平阳(今山西省临汾)人。对热性病有研究,撰有《伤寒医鉴》一卷。反对朱肱《南阳活人书》用温热药治伤寒,而推崇刘完素用寒凉之法。

  • 种杏仙方

    方书名。4卷。明·龚廷贤撰。刊于1581年。作者收录简便验方,各方多系一、二味药组成。所用皆日常易致之物,按不同病症分为中风、中湿、脾胃等各类。但也杂有少数具有迷信内容的治疗方剂。现存明刊本。

  • 莨菪中毒

    病名。莨菪别名闹羊花、黄杜鹃、羊踯躅,又名天仙子。因误服莨菪叶、根、花、枝、种子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症见面红,烦躁,哭笑不止,谵语,幻觉,口干肤燥,瞳孔散大,脉数等。严重者可致昏睡,肢强挛缩,甚至昏

  • 重合疬

    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三。为颈项部瘰疬重迭相生,堆垒簇聚,症状严重者。服小犀角丸或粉金散治之。

  • 经崩

    病名。亦名经血暴下。指月经来潮量多,其势如水塘河渠之崩决。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:“经血忽然大下不止,名曰经崩。”参见血崩条。

  • 肩膊骨脱出

    病名。见《救伤秘旨》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

  • 蛇黄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蛇含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烂喉痧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痧正的》。即喉痧。清·叶天士云:“雍正癸丑年间以来,有烂喉痧一症,发于冬春之际,不分老幼,遍相传染。发则壮热烦渴,密肌红,宛如锦纹,咽喉疼痛肿烂,一团火热内炽。”参见烂喉痧条。

  • 蘼(mí 迷)芜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又名芎苗、川芎苗。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.的苗叶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贵州,多为栽培。辛,温。入心、肝、胆经。祛风散寒。治头风头眩,流泪,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