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。因瘀血内结少腹而致。症为小腹结痛,硬满有形,甚或大便秘结而黑,小便自利,月经不调等。宜温通逐瘀,用少腹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。②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五。指阴囊外伤后形成的血肿。
即跟骨。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,位于足后,有强大的肌腱附着。
外科著作。原书1卷,22篇。宋代作品,原撰人佚名,东轩居士增注,约撰于12世纪初。现存本为清代编写《四库全书》时的辑佚本,析为2卷,但已不全。卷上为痈疽论治,“五发”(癌、瘭、疽、痼、痈)图说,试疮溃
为牙齿所在之处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二:“外板则为牙,内床则为齿。”
即循经选穴法,见该条。
指申时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肝病者,……下晡甚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即柴平汤,见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凤仙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系以迷信方法治病。参见祝由、十三科各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