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易氏医案

易氏医案

书名。1卷。18则。明·易大艮撰。作者认为“治病贵先识病性”,其特点是每证必据脉求因,审因辨证,推究病因及其传变,定方用药。治案层层设问以剖析病情、病因、病理变化及处方用药。治法开郁为先,补益随后,案末附有自制经验方11首。本书收入《医林指月》丛书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目弦

    又称眼弦、睑弦、胞弦、目纲、目唇、眼楞。即睑缘。包括目上弦、目下弦。外连眼睑,内连睑结膜。有睫毛附生其上,靠内眦处有泪小管的二个开口。目弦有保护眼球、防御异物入侵的作用。在脏腑的连系上,与脾胃有关。

  • 无应候

    证名。见应候条。

  • 苦胆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药》Ⅱ.(生草药部分)。为鲫鱼胆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荷包草

    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痘疮身痒

    病证名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凡痘初出之时,遍身作痒,抓捏不宁,此系邪火停于肌肤皮肉之间,不能即出,故作痒也。”须按病情分别施治,如痘方出作痒,此邪气欲出,因腠理严密,热毒往来游溢其间,外不得泄,

  • 正骨科

   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正骨疗法由来已久。宋代设疮肿兼折疡科,正骨属折疡范畴。元代始用正骨科,作为十三科之一。明代改为接骨科,但其治疗范围未变。为专门治疗骨关节特别是骨外伤疾患的学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
  • 罗普宣

    【介绍】:五代时后蜀医家。撰有《广正集灵宝方》一百卷,已佚。

  • 利湿

    用渗湿利水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。有淡渗利湿、温阳利湿、滋阴利湿、清暑利湿、清热利湿、温肾利水等法。

  • 痰呃

    病证名。指痰结气逆所致的呃逆。《证治汇补·呃逆》:“痰呃,呼吸不利,呃有痰声,脉滑有力。”治宜豁痰利气。可先用盐汤探吐,后用导痰汤。属痰火者,可用牛黄丸、栀连二陈汤。参见呃逆条。

  •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

    书名。1卷。原题葆光道人撰。书中除总论眼科外,将眼科常见病证72种以问答方式编为七十二问,除记述各病症状外,并附方药。但内容与《龙木论》中的眼科七十二证不同。解放后出版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时,附录了本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