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鲜黄连,详该条。
(níng宁)又名耵耳,俗称耳垢。乃耳孔泌出液体与进入耳中之尘垢结成。大量耵聍堵塞,则形成耵聍栓塞,影响听力。《灵枢·厥病》:“耳中有脓,若有干耵聍,耳无闻也。”
【介绍】:见林颐寿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明代始独立设科,参见十三科条。
病证名。由于脾失健运,聚湿下注,伤及任、带二脉而致带下量多,色白或淡黄,无臭,如涕如唾,连绵不断,并见面色淡黄,精神疲倦,不思饮食,腰痠腹坠,或下肢浮肿,大便溏泻等。治宜健脾益气,升阳除湿。方用完带汤
败坏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精气竭绝,形体毁沮。”
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字毅叔(一作义释)。拱州(今河南睢县)人。精医术,以医闻名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腋痈,见该条。
见读素问钞条。
病名。出顾呜盛《中西合纂外科大全》卷三。即土栗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