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外感病邪而出现黄疽症者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表邪发黄,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,或表邪不解,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,亦有黄证。表邪未解者,必发热,身痛,脉浮,少汗,宜
病证名。指病人昏睡,眼睑半开半合。余梦塘《保赤存真》卷四:“脾胃虚极,眼皮不能紧合,故睡而半开半合。宜大温补为主。吐泻病多见此证。”宜用参附汤之类。
见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。为党参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即祛瘀活血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念庵,自号古月老人。浙江钱塘人。慕当时名医高鼓峰之名,后见到高氏所撰《医家心法》一书,又认为其中论述有不合张仲景原意之处,遂对该书加以评论和订正。另对窦材之《扁
小儿推拿方法。《小儿推拿广意》:“脐上,运之治肚胀气响。”
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应文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孙,亦通医学,撰有《灵素汤液溯源》一书,未见刊行。
《医学正传》卷六引李东垣方。莲鬚、炒黄连各二两,茯苓、砂仁、益智仁、半夏、炒黄柏各一两,甘草三两,猪苓二两五分。为末,汤浸蒸饼和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腹温酒送下。治湿热流入膀胱,下浊不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