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钱乙条。
古病名。指能互相传染的消耗性疾患。《外台秘要·传尸方四首》:“大都男女传尸之候,心胸满闷,背髆烦疼,两目精明,四肢无力,虽知欲卧,睡常不着,脊膂急痛,膝胫酸疼,多卧少起,状如佯病,每至旦起,即精神尚好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多情志抑郁或水土因素所致。症为颈部生肿物,边缘不清,皮色如常,按之柔软,随喜怒增大或缩小。治宜理气解郁,化痰软坚,健脾除湿。用四海舒郁丸,或海藻玉壶汤化裁。亦可选用碘
又称常色。健康人面部色泽,明润含蓄,红黄隐隐,容光焕发,表示气血平和,精气内充,为有胃气、有神之象,属无病的常色。正色有主色、客色之分。主色是每个人基本肤色,视个体而异;客色随气候、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
病证名。小儿感受寒邪而兼发惊的病证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:“伤寒是寒邪客于皮肤,搏于气血,使腠理闭密,气不宣泄,蕴集生热,故头痛,体痛而壮热也。其兼惊者,是热乘心,心主血脉,小儿气血软弱,心神易动,
【生卒】:?~868【介绍】:唐末医生,曾任待诏、翰林医官。与康仲殷合作治疗同昌公主久患重疾,公元868年公主由于久治不效而死亡。懿宗竟将韩宗绍、康仲殷杀害。并收捕其亲族三百余人,系京兆府治罪。当时宰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又名红丝瘤。多因母体蕴热更兼血瘀结滞而成。初生婴儿头部、胸乳间生局限性肿块,色紫微硬,漫肿略疼,或大或小。治宜用针刺破瘤体,后服五福化毒丹,外贴黄连膏。即血管瘤。
见珍珠囊药性赋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别名四神聪。原说位在百会四边各开2.5寸。今多据《太平圣惠方》定位于百会前、后、左、右各开1寸处。主治头痛,目眩,癫痫,狂乱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
《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一方。胆矾、雄黄各二钱,麝香、龙骨各一钱。为细末,每用一字,以鹅毛蘸药扫患处,日一至二次;若小儿走马疳,唇蚀烂者,先泡青盐汤洗净,后用新绵拭干掺药。治牙齿动摇,龈宣露,骨槽风毒,宣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