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氂针

氂针

针身细长,针尖微钝,形如牛麓的针具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员利针,取法于氂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冬均子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使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蕉油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
  • 李振声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炳条。

  • 血风劳

    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五。详见干血痨条。

  • 进针

    又称内针、下针。指将针刺入穴位,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。

  • 肉痿

    痿症之一。亦称脾痿。由于脾气热而致肌肉失养,或湿邪困脾,伤及肌肉所致。症见肌肉麻痹不仁,口渴,甚则四肢不能举动等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脾主身之肌肉……脾气热,则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,发为肉痿。”又:“有渐

  • 吴槐绶

    【生卒】:约1883~?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子绂。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少业儒,后因父亲及兄弟均为庸医所误,自患湿症为医投凉剂几乎不救,乃发愤攻医。三年后,以阐释医经为念,集晋唐以来旧注,并折衷后世医

  • 子越

    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扁鹊的弟子。

  • 内消连翘丸

    《疡科选粹》卷四方。连翘三两,漏芦、胡桃仁、夏枯草、土瓜根、射干、泽兰、沙参、白芨各五钱。为细末,酒糊为丸,空腹盐汤送下。治瘰疬。

  • 草蔻

    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草豆蔻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