痧证之一。《异痧奇验方·缠丝痧》:“其证肚腹胀,头疼、心烦、前后心或有紫黑黄点子,用针挑破,以醋擦之即愈,如觉偏体麻木,无此点子者,即心痧子证。将胳膊弯、腿弯青筋刺出紫血,用炒盐煎汤服之。”参见痧条。
和法之一。治疗外感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(少阳经)的方法。症见寒热往来,胸胁苦满,口苦,咽干,目眩。用小柴胡汤。
证名。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:“此症目常脓泪浸,乃是肺经实热。”详见眵泪条。
方书名。1卷。宋·董汲撰。约成书于11世纪末。原书共载医方100余首,于明代失传。今本系编《四库全书》时自《永乐大典》辑出者,仅存40余方。本书系作者为行旅急病者所提供的简易验方。分为斑疹、痰证、霍乱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紫苏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雷丰条。
古代对专门治疗耳、目、关节等疾病的医生的称谓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过雒阳,闻周人爱老人,即为耳目痹医。”
书名。4卷。清·王士雄辑。刊于1854年。本书分甲、乙、丙、丁四集,收录内、外、女、幼四科的单验方,每科又根据不同的病证标题列方,现有《潜斋医学丛书》本。
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黄芩、郁金、大黄、防风、栀子、当归、川芎、赤芍药、龙胆草。为末,每服三钱,食后酒调服,日二次。治睛珠疼痛,瞳仁渐变青白色.忽然凸起血丝缠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