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闭

气闭

①病证名。癃闭之一。指气虚气滞而使小便不通。《景岳全书·癃闭》:“气闭证当分虚实寒热而治之。凡气实者,气结小肠膀胱之间而壅闭不通,多属肝强气逆之证,惟暴怒郁结者多有之,宜以破气行气为主,如香附枳壳乌药沉香、茴香之属,兼四苓散而用之。若气陷于下,药力不能骤及者,当即以此药多服探吐以提其气,使气升则水自降也。有痰气逆滞不通者,即以二陈汤六安煎之类探吐之。有热闭气逆者,即以大分清饮探吐之。有气实血虚而闭者,用四物汤探吐之。”又:“凡气虚而小便闭者,必以素多斫丧或年衰气竭者,方有此证,正以气有不化,最为危候,不易治也。然凡病此者,必其有渐,但觉小便短少或便时费力,便当留心速治,若待其剧,恐无及也。但治此者,亦当辨其脏气之寒热,若素无内热之气者,是必阳虚无疑也,或病未至甚,须常用左归、右归、六味、八味等汤丸。……若气虚下陷,升降不利者,宜补中益气汤主之,或即用此汤探吐之最妙。”内热不堪温补者,宜补阴化阳,用化阴煎等方。参癃闭、小便不利等条。②指便秘由气滞所致者。《金匮翼》卷八:“气闷者,气内滞而物不行也。”闷通闭。《诗·鲁颂》毛传:“閟,闭也。”参便秘条。③病理名词。指气机阻滞的一类病症。《兰台轨范·厥门》:“尸厥,脉动而无气,气闭不通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蚶子壳

    见《本草蒙筌》。为瓦楞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九疸

    九种黄疸之合称。①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九疸候,夫九疸者,一曰胃疸,二曰心疸,三曰肾疸,四曰肠疸,五曰膏疸,六曰舌疸,七曰髓疸,八曰肉疸,九曰肝疸。凡诸疸病,皆由饮食过度,醉酒劳伤,脾胃有瘀热所

  • 雷氏宣透膜原法

    即宣透膜原法,见该条。

  • 经来黄色

    见《妇科易知》。即经来如黄泥水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能近视不能远视

    病名。见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能近怯远症。详该条。

  • 广扁线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黄水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秉风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I1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肩解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手阳明、太阳,手、足少阳之会。位于肩后肩胛岗上窝之中央,天宗穴直上,举臂时有凹陷处。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和付神经,深层为肩胛上神经;并有

  • 猪姆草

    见《植物名汇》。为野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蜂窠疬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生于左耳根部、形似蜂窠的瘰疬。证治见瘰疬条。

  • 太祖

    经外奇穴别名。《中国针灸学》:“椎顶又名太祖。”江苏省中医学校《针灸学》作崇骨别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