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杜仲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又名齿衄、牙宣。《诸病源候论·牙齿病诸候》:“手阳明之支脉,入于齿。头面有风,而阳明脉虚,风挟热乘虚入齿断,搏于血,故血出也。”详见齿衄条。
见疡医证治准绳条。
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外科医生。曾任医学博士、御药院外科太医。学术思想强调从整体观出发来认识疮疡病因,认为是阴阳不和,气血凝滞所致。在诊断与治疗上重视全身症状,结合脉证,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。
【介绍】:见顾世澄条。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,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指儿生下时,头上戴有膜一片,粘腻如胶者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医学入门》。即夜啼之由于胎惊所致者。其症每于睡梦中惊醒,猝然肢体一弹而尖嚎作啼。夹寒则多见于下半夜,曲腰伏卧,眼目上视,手足抽掣;夹热多见于上半夜,仰身汗出,面赤身热。夹寒者,益黄散;夹热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浮萍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