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汤熨

汤熨

外治法之一。以热汤熨按身体局部的治法。与现代之热敷相似。有疏通腠理,改善循环的作用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可汤熨及灸刺而去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仲景全书

    丛书。①26卷本。汉·张仲景等撰述。明·赵开美校刻,初刊于16世纪末。全书包括张仲景《伤寒论》10卷,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10卷,宋云公《伤寒类证》3卷,张仲景《金匮要略方论》3卷,共四种。②20卷本

  • 腿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箕门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上焦吐

    证名。《活法机要·吐证》:“上焦吐者,皆从于气。……其脉浮而洪。其证食已暴吐,渴欲饮水,大便结燥,气上冲而胸发痛。其治当降气和中。”宜用桔梗汤、木香散、七气汤,或用六君子汤加木香、藿香、桔梗、枇杷叶等

  • 洪玉文

    【介绍】:见洪金鼎条。

  • 伤寒十六证类方

    见医学摘粹条。

  • 水石

    见《石药尔雅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麻疹顺证

    麻疹红润,五液俱全,多为顺证。清·郑卜年《瘄略》:“出瘄发热,时有微汗滋润,并汗、泪、鼻涕、唾、溺,此谓五液俱全,出时色红润,部位齐而透,此顺症也。”一般发育正常,身体健康的小儿,在出疹时,先由头颈、

  • 交筋

    名词。出汉·马王堆医书《合阴阳方》。即阴蒂。

  • 生地麦冬饮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五方。生地黄、麦门冬各五钱。水煎服。治上焦血热而致的耳窍时流鲜血,尺脉虚数者。

  • 吴谦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名医。字六吉。安徽歙县人。1736年以后(乾隆年间)官至太医院判,与刘裕铎一起主编清代重要综合性医学丛书《医宗金鉴》,包括医学各科共15种,其中《订正伤寒论注》、《订正金匮要略注》二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