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大肠实热所致的痢证、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以及便血诸证的方法。多以清热解毒与凉血或行气药相配合,从而达到清热、去湿、止血、止泻、止痛等目的。常用如白头翁汤、芍药汤等。
即隐疹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指肺脏虚弱或它脏累肺所致的咳嗽。《医宗必读·咳嗽》:“劳役情志伤其内,则脏气受伤,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,此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。”其表现为起病缓慢,咳声轻微,并有脏腑虚损及
病证名。见明·邓苑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聚开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路路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血虚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不足则视其虚经。”
邪热炽盛引起的实热证。以胃肠、肝胆实火为常见。其证候表现为高热、头痛、目赤、口苦口干、渴喜冷饮、烦躁、腹痛拒按、胁痛、便秘,甚或吐血、衄血,或发斑疹,舌红、苔黄干或起芒刺,脉数实等。治宜清热泻火为主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苹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精、气、神。三者关系非常密切,存则俱存,亡则俱亡,是生命存亡的关键,故称。参见精、气、神各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杨文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