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治削

治削

药材的制作加工。出《金匮玉函经》。包括药材的去杂、切削等操作技术。如:①挑拣:除去非药用部分,如桑螵蛸去梗,牡丹皮去心。②颠簸:用柳条或竹制工具,上下左右振动,除去药材中的泥土、灰渣等杂质。③筛:用以区分药物大小和清除杂质,选用不同口径的竹筛、钢筛、马尾筛等。④刷:刷去药物表面的绒毛、尘土,如枇杷叶去毛。⑤刮:用金属或角质的工具,除去药物表面的非药用部分,如玉桂厚朴去粗皮。⑥捣:用石、铁或铜制的臼和杵捣碎或去皮,如白果诃子去皮,生石膏、龙齿捣碎。⑦碾:多用铁制的药碾子把药物碾成粉末。⑧镑:用特制的镑刀将药物削成薄片,如羚羊角犀角等。⑨切:是最常用的方法,分别用鈒刀和切刀把药物切碎、切片、切丝,切段、切节、切块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手太阳

    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手太阳小肠经,见该条。

  • 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

    见杨敬斋针灸全书条。

  • 经行风疹块

    病证名。亦名经行隐疹,经行癗。经前荨麻疹。指每值临经或行经期间,周身皮肤突起红疹,块形大小不一,或起风团,融合成片,瘙痒异常,经净渐退的病症。多因血虚、风热、血瘀所致。若因素体血虚,或久病失养,营阴暗

  • 风火相煽

    热病过程中由于热邪过盛,火热燔灼肝经,引起肝风内动,而内动的肝风又进一步助长火势,使火热更为炽盛,从而出现高热神昏、惊厥抽搐等病象。

  • 草鳖甲

    出《养生主论》。为茄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淡寮集验方

    方书名。15卷。元·僧人继洪辑。刊于1283年。作者参阅多种医著,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。分中风、中气、中暑、中湿等48门病证。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。

  • 鬼营

    《针灸聚英》所载之十三鬼穴之一,指劳宫穴。参见鬼路条。

  • 卧针

    ①指针刺时,将针体横卧进针。《难经·七十一难》:“针阳者,卧针而刺之。”②指留针。《针灸大全·梓歧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》:“进气之诀,……刺九分,行九补,卧针五七吸。”

  • 二号垢象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薄荷汤,见该条。

  • 心痿

    证名。即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心痿者,脉痿也。”详脉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