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三方。天南星、木香。为粗末,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昏迷痰塞,牙紧似中风,经治余痰未平者。
髋、膝、肘、腕等八个关节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风者,人之股肱八节也。”马元台注:“人之手足,各有股肱关节计八,故谓八节。”
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。湿为重浊粘滞的阴邪,能阻滞阳气活动,尤易损伤脾阳,产生面白、胸闷、腹胀、痞满、泄泻,甚则形成水肿等症。因而治湿须要维护阳气,注意通利小便,不得过用寒凉。《温热论》:“湿邪害人最广,
证名。指鼻上局部多汗。《医林绳墨·汗》:“或有鼻汗者,凡遇食饮汤饭,则鼻上多汗,此肺虚乘热也。宜以益肺凉血,可用人参固本丸。”
①类中风之一。又名寒中。《证治要诀·诸中门》:“中寒之证,人身体强直,口噤不语,或四肢战抖,或洒洒恶寒,或翕翕发热,或卒然眩晕,身无汗者,此为寒毒所中。”详见寒中①。②指寒邪直中三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
将药物含在口内溶化的服药法,多用于丸剂或锭剂。可按病情需要,含后将溶液缓缓吐出,如急性扁桃体炎,用山豆根、玄参制成的丸剂;或含后将溶液嚥下,如治肺阴虚证,用滋阴清肺止咳的丸剂之类。
书名。14卷。清·蒋宝素撰。刊于1840年。本书为作者所撰的《医略》(共87卷)中的六淫门,计13卷,并附方1卷。书中对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及疟、痢、霍乱、瘴气等的辨证治疗分别作了简要论述,并附医案
病名。指泄泻完谷不化者。《卫生宝鉴·泄痢门》:“饮食太过,肠胃所伤,亦致米谷不化,此俗呼水谷利也。法当下者举之而消克之也。加减木香散主之。”参见飧泄条。
病证名。急惊风类证之一。即小儿盘肠气痛,表现有干啼,额上汗出者。多因小儿肠胃脆弱,突为寒气所搏而成。治宜利气散寒。用金铃子散加减(《幼科发挥》)。
位于乳房中央,乳头的外围,呈淡红色。怀孕时,乳晕色素沉着,色泽加深,可作妊娠诊断的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