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耳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耳者肾之官也。”马莳注:“肾在内而耳为之窍,所以听五声也,故为肾之官。”参见肾主耳条。
病名。指肌肉顽木沉重,不知痛痒寒热之症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寒客至,沉阴化,湿气变物,水饮内搐,中满不食,皮肉苛,筋脉不利,甚则胕肿身后痛。”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人之肉苛者,虽近衣絮,犹尚苛也,是
即心悸怔忡。《证治要诀》卷九:“忪悸者,本无所惊,常心忪而自悸。”详心悸、怔忡条。
推拿穴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一手有五穴,分别位于拇指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及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处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取穴。阴掌图注》:“五指中节有横纹为五指节。”能祛风化痰,苏醒人事,
为分布在肩关节周围的肩髃、肩前、肩后三个穴位的合称。肩髃:见该条。肩前:在腋前皱襞头上1寸。肩后:在腋后皱臂头上1.5寸。主治肩痛不举,上肢瘫痪或麻痹等。各刺1~1.5寸。
指脾胃而言。《医宗必读》:“谷入于胃,洒陈于六府而气至,和调于五藏而血生,而人以资为生者也。故曰:后天之本在脾。”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,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
证名。指斑出色紫成片如云状者。属于紫斑的范围。《温疫论补注》上卷:“斑则有斑疹、桃花斑、紫云斑。”参见斑、紫斑条。
证名。指手阳明大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齿痛,颈肿。是主津所生病者,目黄,口干,鼽衄,喉痹,肩前臑痛,大指次指痛不用。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,虚则寒栗不复
指头目昏花,胸中烦闷的症象。《尚书·说命》:“若药弗瞑眩,厥疾弗瘳。”孔颖达疏:“瞑眩者,令人愤闷之意也。”
药物学著作。又名《群芳谱·药谱》。3卷。明·王象晋约撰于17世纪初。本书为《二如亭群旁谱》“利部”第3~5册。卷首列有《本草纲目》夏良心、董思白二序,李时珍及张鼎思之“论药”、“本草源流”等。《药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