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济世良方合编

济世良方合编

书名。清·周其芬辑,莹轩补辑。7卷(包括卷首1卷)。刊于1845年。本书选辑多种医书中的验方和成药,选方颇多,但其中杂有某些涉及宗教迷信的论述。作者另有《济世良方补遗》4卷,除补辑验方外,并录有《慈幼篇》、《达生篇》、《竹林寺女科》等内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漏耳

    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七马齿苋条。指病聤耳,脓水不涸。即聤耳。详该条。

  • 滋阴八味煎

    见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。即滋阴八味丸作汤剂,治证同。见滋阴八味丸条。

  • 胕疝

    古病名。指脐下有硬结肿块的一种疝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腹中脐下有积聚,名曰胕疝也。”《医宗必读》卷八:“疝,足阳明筋病,内有脓血,即巢氏之胕疝,子和之血疝也。宜用桃仁、玄胡索、甘草、茯苓、白术、

  • 唇口燥裂

    证名。指口唇干燥,甚则裂开的症象。《温疫论·数下亡阴》:“津不到咽,唇口燥烈,缘其人阳脏多火而阴亏。今重亡津液,宜清燥养营汤。设热渴未除,里证仍在,宜承气养营汤。”多因阴津不足,脾热炽盛所致。治宜养阴

  • 举、按、寻

    切脉指法。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。轻指力而浮取为举,重指力而沉取为按,中度指力或移动手指寻找为寻。《诊家枢要》:“持脉之要有三:曰举,曰按,曰寻。轻手循之曰举,重手取之曰按,不轻不重委

  • 葡萄痔

    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左右如乳头堆起,只痒不痛,遇辛苦出水,或痔有孔出脓。”相当于肛漏。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。

  • 泻脾大黄汤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四方。大黄(微炒)、炙甘草、黄芩、麦门冬(去心)各一两,枳壳(麸炒)、半夏(汤洗去滑)、陈皮、前胡各半两,赤茯苓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加生姜(枣大)一块,水煎,去渣服。治脾实胸中

  • 筋燥

    病证名。指筋脉干燥,屈伸不能自如之证。《圣济总录纂要》卷二:“天癸亏而凝涩,则肾脂不长。肾脂不长,则髓涸而气不行,……外证当挛节,则以髓少而筋燥,故挛缩而急也。”多由肝经燥热,血液衰少,或肾虚髓少,筋

  • 白头疮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由湿热蕴结肌肤所致。皮肤生疮有白头,渐成脓,四周红赤,微痒而痛,甚则延及全身。治宜清热除湿解毒。内服黄连解毒汤。外搽青黛膏。相当于毛囊炎。

  • 平人

    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。古代诊法上利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和脉象等,与病人进行对比,作为判别病证的依据之一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人一呼脉再动,一吸脉亦再动,呼吸定息,脉五动,闰以太息,命一平人。平人者不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