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浮肿

浮肿

证名。水肿病的常见证候之一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浮肿有虚实之分,以虚证为多见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,脾虚土不制水而反克,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,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,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,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。”浮肿虚者,当以培补脾肾为主,方用实脾饮、金匮肾气汤、真武汤等。实者,当以逐水为先。《证治汇补·水肿章》:“牵牛散,治脾湿太过,遍身浮肿,喘不得卧腹胀如鼓,大便不溏,小便涩滞。”参见水肿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锦庭

    【介绍】:见高秉钧条。

  • 透脓

    即攻溃。详该条。

  • 橘米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橘核,详该条。

  • 经外奇穴

    腧穴分类名。简称奇穴、经外穴,详经外穴条。

  • 耳垢

    耵聍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麻虫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。为苍耳蠹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诸热

    病证名,指小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。小儿脏腑娇嫩,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,不论外感六淫,内伤脏腑,都能引起发热,并且感邪之后,最易化热,热甚则伤阴,阴损及阳。所以,小儿发热的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的变化,

  • 图经衍义本草

    药物学著作。又名《新编证类图注本草》。42卷。题名宋·寇宗奭撰,许洪校。这是将唐慎微《证类本草》和寇宗奭《本草衍义》加以合纂的一种改编本。

  • 湿毒疮

    病名。是发生在下肢的一种湿疡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又名下注疮。多由风湿热客于肌肤所致。发于小腿足踝等处。急性者初起患部皮肤潮红,继起丘疹、水泡、瘙痒,破后黄水淋漓,浸淫成片,常对称发生,属湿热偏重;慢

  • 阴暑

    病名。①《景岳全书》卷十五:“阴暑者,因暑而受寒者也。凡人之畏暑贪凉,不避寒气,则或于深堂大厦,或于风地树阴,或以乍热乍寒之时,不谨衣被,以致寒邪袭于肌表,而病为发热头痛,无汗恶寒,身形拘急,肢体痠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