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清热解表

猜你喜欢

  • 肌极

    又称肉极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肌极,令人羸瘦无润泽,饮食不生肌肤。”详肉极条。

  • 刘方明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防条。

  •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

    书名。秦伯未编。刊于1929年。全书选辑清代喻昌、张璐、徐大椿、王士雄等二十位医家属于笔记体裁的治案,以内科杂病为主;编辑以医家为纲,以病证为目,每证分析较详。所选治例大多在病因、证候及辨证、立法处方

  • 暑病

    病名。①指邪伏于内,至夏而发的多种热性病。《注解伤寒论》卷二:“中而即病者,名曰伤寒;不即病者,寒毒藏于肌肤,至春变为温病,至夏变为暑病。”②指感受暑邪随即发生的热性病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暑病源流》:

  • 热入血分

    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变。热入血分是温热病入血的深重阶段,容易消耗阴血和迫血妄行。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重,神志昏迷,躁扰不安或抽搐。而以斑疹、出血、舌色深绛、神昏躁扰等症为特征。《温热论》:“入血就恐耗血动血

  • 心火内焚

    同心火内炽。详该条。

  • 莞草

    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水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童子疬

    病名。为婴儿至儿童期所生的瘰疬。又名乳疬。多由先天虚损而致。症为瘰疬旋起旋消,或结核久而不化,或时大时小。治法:偏热者用灯笼草、野菊花和红糖少许煎服。偏寒者外用消肿散外敷。

  • 血疸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指婴儿血分热毒而引起的黄肿。小儿胎热者,初生下肌肤红白,二月已后,遍身黄肿,眼闭不开,作呻吟声。此因胎内有热,或因妊母服热药,热毒遗于胎儿所致。治宜内服清热解毒之剂,外用黄柏煎

  • 癖热

    病证名。见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由乳食不消,伏结于内,致成癖块而引起的发热。症见癖块结于胁下,按之则痛,发热不规则,或伴有腹胀、呕吐。治宜疏肝和胃。用四逆散合温胆汤加鳖甲,或配合服疏肝理脾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