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于雨水日后,三浴以药泄汗。”
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郁火恶寒,有素病虚热,忽觉恶寒,须臾战栗,如丧神守,此火郁清道,抑遏阳气于脾土,不得外越,故手足厥冷,乃火极似水,热极反兼水化,自觉其寒非真寒也。外症口苦、溺赤、
出《串雅内编》。走方医把药性下行的叫做串。串药多泻。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,用黑牵牛末为丸,陈皮、生姜煎汤送下。
口的别称。指突发口唇歪斜的症象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卒口僻,急者,目不合。”详见口条。
病名。指喉风患处多脓头状似蜂房者,故名。多由忧思恼怒,气郁痰浊化火所致。《喉科心法》卷上:“生于喉内两旁,初起红肿,渐腐成片,日久片内变成小孔,出有臭气,症属难治。”治宜疏肝解郁,清热消肿。可选用清胃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泽廓。详该条。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士学校《中医推拿学》。一足跨前成弓步势,同侧一手握空拳置于腰后;另一侧上肢伸直,贴近躯干部,缓慢地作大幅度的肩关节回旋运动。可活动关节,增强臂力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方。柴胡一钱,蝉蜕二十一个,当归、桔梗各八分,连翘、防风、牛蒡子、川芎、荆芥、赤芍药各七分,升麻、黄芩、薄荷各五分,灯心五十寸。水煎服。治痘痂落后,忽然头顶大痛,余毒上攻两目者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玄感传尸方》1卷。已佚。
眼科病证。俗称赤觑、赤瞎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初起,势甚轻微,次后始赤涩有泪,浑睛生障,多脉与眵,日久诸轮廓皆坏,虽略能行走,瞳子不见影动,且障稍高于睛。”其睑内常有椒粟颗粒。类今之沙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