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铁筷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偏产的一种。员从云《产科一得》:“临产儿头偏抵左旁也”。相当于左枕横位。参见偏产条。
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。
气功学著作。作者蒋维乔。本书与前编不同之处,在于前编近于道家方法,此编则是佛家方法,主要依据《小止观》及《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》而作。全书分六章,内容包括:静坐前后之调和功夫、正修止观功夫、善根发现、觉
见《顾氏医镜》。指实邪结聚的病证,出现类似虚弱的假象。如腹中聚积,按之则痛,面色红,气粗,脉来有力的实证,严重时反见嘿嘿不欲语,肢体不欲动,或头目昏花,或泄泻不实等羸弱症状。参真实假虚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曾在太医局任职。家藏有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,于1216年(嘉定九年)刊刻,并为之作序。
六种郁证的总称。见《丹溪心法·六郁》。指气郁、湿郁、痰郁、热郁、血郁、食郁。《医学正传·郁证》:“夫所谓六郁者,气、湿、热、痰、血、食六者是也。”详各条。
①五行之一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五行者,金木水火土也。”五行以肾属水,故常肾水并称。②古病名,即水肿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颈脉动喘疾咳,曰水。目裹微起如卧蚕起之状,曰水。……足胫肿曰水。”详水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为九疸之一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四。以肺瘅为膏疸,症见身面皆黄,饮少而小便多。多因饮食过度,醉酒劳伤,脾胃有瘀热所致。治宜秦椒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枢要》卷三。又名足发背、脚背发、足跗发、龟毒、蛇沿毒。泛指足部的结毒肿痛,多发于足背。因三阳经湿热乘虚下注或外伤瘀血化热、或足三阴经精血亏损所致。初起全身寒热,患部坚硬红肿。如疼痛作脓者